陇上印坛竞风流

时间:2012-10-25 09:52来源:《百年甘肃》 作者:陆世泰 点击: 载入中...



钱默君佛像印

 


    本世纪初的1904年,篆刻史上的第一个印学团体——西泠印社,存杭州西子湖畔创立,这不仅在现代篆刻史上,而且在当代篆刻史上为篆刻家们心目中竖起了一面大旗,营造了一座圣殿。自此之后的篆刻艺术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江、浙、皖、京、沪一带,而陇上印坛虽说略显冷寂,但亦成果不菲。著名印学家丁希农、刘冰庵、叶雨尘、李更生等先生先后树麾于陇上印坛。


    丁希农,祖籍山东日照,1943年定居兰州。精书法篆刻,善丹青,篆刻出入古玺汉印,广征博采,取精用宏,大气浑成而独具风貌。对陇上篆刻启迪最大,影响最深。当今陇上书法篆刻名手多曾聆其教诲。


    平心而言,甘肃篆刻历史勃发期应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值得提及的印人便是刘冰庵先生。刘冰庵,吉林长白山人,曾为齐白先生入室弟子,被誉为白石四大高足之一。先生的篆刻早年宗法汉印,入白石门下之后,完全以齐派印风为其面貌。解放后,因受种种政治风潮原因辗转来兰。从此,陇上印坛便吹进一股刚健清新之气息。著名印人骆石华先生与冰庵先生曾朝夕研契印艺,提携后学,使陇上印坛一时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已故著名西泠印人邹梦禅先生。“文革”期间被遣送到河西山丹农村劳动改造,发现了“龙 首石”,并创作了大量印作。先生精于古玺印的研究,出规人矩,印学修养颇深,在陇上书画界德高望重。他的后半生几乎在陇上度过,对陇上印坛的启迪亦是功不可没的。


    曾活跃于陇上印坛的老一辈繁為象陈伯希、骆石华、应中逸、陈少亭、靳鉴等诸先生,推陈出新,各领风骚,是陇上印坛举足轻重的主要人物,对陇上印坛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国群众性书画艺术创作活动的兴起,陇上印坛和全国一样,呈现出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可喜局面。1986年10月25日,兰州印界同道30余人,在兰州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组织、支持下,创立“兰山印社”。特聘陇上著名书画、篆刻家陈伯希、应中逸、徐祖蕃、尹建鼎诸先生为艺术顾问,推举印坛老宿骆石华先生为社长,中青年篆刻家林经文、王大钧为副社长,钱默君、夏天公为正副秘书长。兰山印社的创立,为陇上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之西峰印社、陇中印社相继成立。从此,三陇大地的印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弘扬民族文化,重振丝路雄风”宗旨的激励、指导下,积极组织、鼓励社员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书画、篆刻艺术创作活动,成绩斐然,令世人所瞩目。


    兰山印社成立13年来,一些中年的印坛中坚如林经文、钱默君、翟万益、刘大奇、申晓君、左和平等诸先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风格独具,佳作迭出。金禄、郑睿、童定家、汪志刚、赵山亭、马荣胜等一批青年新秀初露头角,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其印风追求变化,刻意经营,创作技法、艺术形式丰富多变,表现出活跃的创作思想。这预示着甘肃印坛的发展后继有人。


    值得令人称道的是,钱默君先生怀着对陇上壮美山川执着的爱恋之情曾数度赴敦煌“面壁”.运用篆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弘扬陇上悠久的文化历史遗产,著有敦煌篆刻艺术“四部曲”《敦煌印集》、  《敦煌飞天百印》、《敦煌艺术印谱》、《敦煌图形印》。翟万益先生集书法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于一身。他的砖刻作品,将深厚的书法功力与精到的刻字艺术融为一体,手法古拙,取法多样,气势磅礴,形成了个人艺术风格的立体空间。有作品集《砖刻拾缀》出版发行。


    印社成立以来,先后有20余名社员的作品入展或入选《全国印社篆刻联展》、  《西泠印社第三届评展》、  《西泠印社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展》、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天津)书法篆刻展》、  《全国城市印社篆刻联展》、  《国际肖形印大展》、全国首届、二届、三届、四届篆刻艺术展以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各届书法篆刻展、新人新作展等国内重大艺术展览;有数十名社员在全国、国际性的书画篆刻大奖赛中入选或获奖,其作品或传略被汇编成集或辑录入典;印社先后编印出版印谱及个人专集21部;社员在省内外报刊和书画专业报刊发表上百篇书画、篆刻方面的论文和数以千方的篆刻作品;还组织社员集体创作了《甘肃名胜印谱》、《兰州名胜印谱》,运用篆刻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刀情石趣宣传甘肃及兰州的悠久历史文化渊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印社还编辑出版了《兰州 印坛》社刊5期,积极与国内外篆刻同道、兄弟印社进行广泛的艺术交流,并先后与日本国东丘印社、秋田县篆刻刻字研究会开展了国际性的友好艺术交流和展览活动。如今,兰山印社以其瞩日的艺术成就无愧地成为陇原最活跃的民间艺术社团和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印学社团之一。


    纵而观之,二十世纪陇上印坛的辈们在这块丰厚肥沃的艺术园地辛勤耕耘,付出的劳动是艰辛的,后继者们自强不息,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即将跨进新世纪门槛的篆刻家们任重道远,成功越来越难,不仅要超越古代,更要有别于当代。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延续,陇上印坛能否续写新的篇章,我们将拭日以待。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