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魂
发源于河州、流行于西北的山歌为什么被称为“花儿”?旧时代,花儿一般叫“花儿”或“野花儿”,也有叫“少年”、“山歌”、 “大山歌”、 “野曲”的,叫“花儿”的最多,叫“少年”的次之。其实,最原始的叫法是“阿哥的肉”。花儿的核心内容本来就是情歌,表现男女爱情,歌唱男女之间纯真直率的友谊,便冠以这样一个不加掩饰的词。又因为河州人酷爱牡丹,用最美的花比喻最美的最令人爱慕的女性,大概是世界所有民族的习,惯,河州人当然也不例外,而纯真的爱情大多产生于少男少女之间,一种向往,一段爱恋,刻骨铭心, 日月可鉴, “花儿”与“少年”形影不离,联袂出现。那么,花儿究竞产生于什么时代?对这个问题,历来说法不一。无论怎么说,花儿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主要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歌艺术,则是确定无疑的。
《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段旨在说明诗歌起 源的话也正好适用于说明花儿的艺术特色。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花儿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心有所感,眼有所见,便用山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南不得自家,刀子拿来者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人分男女,男女有情,结成姻缘,然后种族才能延续,因“情”离人最近,也最能生出温婉曼妙和悲苦感伤的情绪来,因此,花儿的主体是情歌。也是花儿中最动人、最精彩、艺术水平最高的部分。这里有对心中所爱者的赞美,如“红嘴鸦落了一河滩,咕噜雁落在了草滩;拔草的尕妹妹坐塄坎,活像才开的牡丹”;有表现忠贞不渝爱情的,如“青铜的灯盏是十八的转,降龙木刻下的底盘;等上个千年者心不变,五百年修下的婚缘”;也有表现爱情失意之情的,如“索罗树长在月亮儿上。四下里亮,万飞禽落不者树上;早上晚夕的巷道里转,遇不上面,年轻人成了老汉”等等,纯真简朴,不事雕饰,又亲切可感,引人人胜。也有表现社会生活的曲调,有表现苦难生活的,如“东山的日头背西山,三伏天,背背上晒下的肉卷:一年里三百六十,实可怜,肚子里没饱过一天”;也有控诉造成这种人生苦难根源的内容,如“苦胆的锅锅里熬黄连,马步芳当上了长官;抓兵要粮又派款,骨头里熬出了青烟”,真可谓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千古不易之理,在花儿中也有充分表现,如“大肚子臭虫的咂血呀哩,咂瘪了满楼上滚哩;吃人的牙缝里滴血呀哩,到时候算你的账哩”。这是愤怒的呼喊,也是战斗的宣言,本之于心,应之于口,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花儿虽产生于高山旷野,编者唱者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但其修辞手法却纯熟清新,直追《诗经》传统,尤其在“兴”式构思方面,从形式上说。上段起兴,下段言情,兴为情因,情为兴果:从内容上说,机巧别致,多所创意,起承转合,合情合理,如“黄河沿上的孤独雁,石头上蹲了两天;人家们成双者我打单,阳世上活下的可怜”,诸如此类清新活泼的歌词在花儿中俯拾皆是。花儿是民众的心声,也是民众互相交流的具,因此在花儿流行的地区形成了许多壮观的花儿会,较有名的如炳灵寺、松鸣岩、、瞿昙寺、拦家庙、莲花山等花会。也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花儿歌手,如“花儿王”朱仲禄, “花乡歌魁”王绍明,“花儿皇后”苏平, 花坛新秀“ 马俊等。
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花儿的一往情深,口口传唱,和花儿歌手的推波助澜,使河州花儿走出了河州,走出了甘肃,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使花儿成为居全国民间音乐之首的艺术种类。著名民间文学研究家贾芝曾说:”花儿不仅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那里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国风,也是一株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地方土壤中的枝繁叶茂的大树,是人民诗歌的源泉。“花儿是最能体现西北各民族精神的”西北之魂“。
金城正声
兰州鼓子,也叫兰州鼓子词,兰州曲子,是最具地方特色,也广为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兰州鼓子是一种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旋律清雅冲淡,起伏有致,平和悦耳,可赏可玩。在演唱的时候,艺人大多是坐着清唱,没有表演性的动作,这样使得场面简约明净,同时又增加了演唱的难度,全凭艺人的一口唱腔,既要表达曲中人物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使听众如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还要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使观众如睹其面,让听觉艺术起到视觉艺术的效果。如果遇到比较广阔的场面和较多的人物,演唱则多用有和声的曲牌来表现,这时便需要他们帮腔。因此,兰州鼓子是独唱与合唱相结合的曲艺形式。
兰州鼓子曲牌较多,目前搜集到的已达一百多个,大致可分为鼓子、越调、平调等几种声腔。鼓子腔和越调腔都是套曲,平调腔则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由鼓子头和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联套而成,越调腔由越调和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扬琴、月琴、、二胡、琵琶、箫、笛等辅之,用小月鼓击节、起头。曲牌与中国古典词曲有极深的渊源关系,许多直接采之宋词曲牌和元曲曲牌,如《混江龙》、 《叨叨令》、 《石榴花》、 《边关》、《皂罗袍》等,词句也多是每句三、四、五、七字不等的长短句,与宋词、元曲并无二致,曲调的调式,如宫调、越调,也是元曲中常见的。鼓子传统曲目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可分三类:一是应时之词,如婚丧嫁娶场合的礼赞祭祷;二是应景之词,如咏物言志,即景抒情;三传唱民间传说的历史故事。前二者多用小令和大曲,后者多用套曲。
流行于兰州地区的曲艺品种很多,如秦腔、陇剧等,但最能体现兰州地方曲艺特色的还是兰州鼓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兰州鼓子是金城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