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敦煌汉长城的调查工作全面展开敦煌汉长城的神秘面纱也将在世人面前掀开。作为现存最为完整的汉代长城敦煌汉长城的价值将会更加引人深思。敦煌的汉代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历史丰碑,它不仅在古代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在历史上对发展我国北部、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也起到了重大作用。
敦煌汉长城的形成
敦煌境内汉长城横贯市境东西,东起北湖安西、敦煌交界处,西至马迷途与新疆接壤,现存全长136公里。
早期长城开始修建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前后。当时诸侯国如楚、秦、燕、齐、韩、赵、魏等国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长城。公元前四世纪前后,我国北方地区的燕、赵、秦等国,常遭到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于是在他们的北方修筑了防御匈奴南掠的长城。这3国的长城便成了后来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为了保卫统一后国家的安全,方便与中原地区进行文化交流,防止匈奴侵扰,派大将蒙恬,并以太子扶苏为监军率30万大军大规模修筑长城,以燕、赵、秦3国北方长城为基础扩修,西起甘肃临洮,东止辽东延褒,总长一万余里。自此,这一古代世界上最为宏大的建筑工程便巍然雄屹在我国北方了。
西汉初年,匈奴单于之子冒顿杀父侵霸友邻部落,不断南下,占领了秦始皇时期已有的土地,势力强大。相反,经过长期动乱后新建立的西汉王朝却相当衰落,根本无力抵抗匈奴贵族的侵略,因而汉高祖刘邦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但是匈奴贵族仍常常背约“侵盗不止”。面对匈奴这种侵扰,文帝、景帝时曾多次予以回击。到汉武帝时,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这时的西汉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大大加强了。在这种形势下,汉武帝改变汉初以来的和亲政策,采取抗击匈奴的战略方针。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决定向匈奴用兵,这就是有名的河南战役。这次战役取得胜利后,为了更有效地抗击匈奴,汉武帝开始加强防御工事。首先把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加以修缮,并且修筑新城,规模宏大,更胜于秦始皇。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及合骑侯公孙傲出陇西,向匈奴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有名的河西战役。这次战役匈奴大败。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4万人来降。汉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郡。并从那时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建筑。《史记》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完成了张掖、敦煌两郡的建置。与此同时,又设置阳关、玉门关。历史统称为“列四郡,据两关”。
汉武帝两次对西域用兵取得胜利后,为了边塞安全,严密防止匈奴的再次侵犯,开始加强防御工事。公元前102年命强弩都尉路博德从皋兰沿黄河向西建筑边塞(长城),“自敦煌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烽火幸通”。敦煌莫高窟所出的唐代《沙州图经》记载:“古长城高八尺,基阔一丈,上阔四尺……孝武出军征伐,建塞起亭,遂筑外城,设屯戍守之,即此长城也”。
汉代为保护“四郡”和“丝绸之路”交通的安全而修筑的长城有两条,一条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遣光禄卿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胪朐。所谓塞外,是说在秦长城之外。另一条是自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接秦长城,沿上述四郡北侧向西延伸1000多里,直至蒲昌河(罗布泊,在敦煌与新疆交界处)。这段长城现在还存在,墙高丈余,宽3尺多,用土、石及芦苇筑成。驻兵的墩台、障、隘遗址历历可辨。长期以来,在敦煌发现的大量汉简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民为维护中国边疆,保护中外交通所作的努力。
敦煌汉长城结构与布局
出玉门关沿着长城的内侧西行,这条大路往西一直可到罗布泊,即古代所称的盐水、盐泽。这里保存的长城虽不算很完整,但整个的气势还可以看出来,最高的一段在靠近当谷燧的东西约300米处,现存的城墙高达3.2米,厚达2米多。城墙的建筑结构与明代长城不同,明代长城的建筑结构是用夯土板夹筑而成,而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则用流沙、散石、红柳或芦苇筑成。这种结构的长城,从建筑上来说可算是做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克服困难之能事。因为在敦煌这一带全是流滩、小石子,从现存遗物看出,沙粒石子一经压实,不易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粘结在一起,相当坚固。
汉武帝不仅修缮秦长城,而且更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了长城的布局,建筑了许多城障、列城,使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有机地构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程体系。即在相隔一定的距离,择险要地形,修筑列城、城障,以烽燧相连。在敦煌玉门关城堡内和长城附近的烽燧遗址中,曾出土了许多木简,在简上记载着许多关于敦煌长城、烽燧的情况。“郡都尉侯障亭燧守御器品。”郡是当时的地方政治军事据点,郡以下设都尉,都尉相当于县的等秩,直接受太守的指挥。都尉之下设侯官,侯官仿照县的组织而略小,是管理烽燧的基本组织。侯官以下设侯,置侯长,管理几个烽燧,其等秩相当于乡啬夫。燧是最基层的组织,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设燧长,其职位相当于亭长。作为长城的附属建筑——烽燧,其主要任务大约有4项,一是防守所在燧的安全、瞭望敌情,传递情报;二是保卫屯田;三是检查和保护来往的商旅使者;四是支援附近的郡县防务。
关于敦煌及河西长城的建筑历史,《史记》、《汉书》上记载甚详。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到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前后不到10年时间,2000多里河西长城的建筑工程即告完成。现存敦煌长城、烽燧的遗址,便是2000年前汉武帝时期的遗物。
敦煌汉长城的作用
敦煌历史悠久,古为羌戎所据,秦汉之际为月氏、乌孙驻牧,后被匈奴占据,汉武帝元鼎六年建立敦煌郡,为当时“河西四郡”之一。由于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扼据“两关”,雄视西域,是丝绸之路之咽喉。这以后,史书记载敦煌,往往是诗一样的篇章。东汉应邵解释“敦煌”二字时说:“敦,大也。煌,盛也”。南朝刘昭引《耆旧记》说:“国当乾位,地列艮墟,水有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川无虺蛇,泽无凹虎,华戎所交一大都会”。隋裴矩在《西域图记序》中说:“西域交通,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至如班超父子的疏议,边塞诗人的诗等等……更是感人肺腑而千古生辉。
由于敦煌是古代国防屏障,经营西域的根据地,武帝设敦煌郡后,接着就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采取屯田戍守的政策,并大量移民屯田垦植,同时也加强了防御工事——修筑长城。
长城,这个古代重要的防御工程,在历史上有着决定性的伟大作用。敦煌汉长城也是如此。当时,匈奴在敦煌的西北面,而羌族在敦煌南面,他们经常联合起来夹击驻守在敦煌的军队,致使边民常遭侵扰,动荡不安。而一条蜿蜒曲折的宏伟长城和星罗棋布的烽燧,犹如一道道森严的屏障,牢牢地守卫着汉王朝西陲的门户,对于抵抗匈奴的侵犯,巩固边塞与中央王朝的政权,安定百姓生活,开发经济建设,断匈奴之右臂,起到了重大作用。
抵抗侵略,修筑长城,这在防御功能上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在汉代还只是用刀枪、剑戟、弓弩等兵器作战的时候,高大的城墙的确是一种非常有力的障碍。再加之有军队把守,那就更难逾越了。纵使兵力强大可以强攻越过,也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和较长的时间。这时防守的一方就可以在敌人进攻的时候,争取时间,调集兵力,予以抗御。秦皇、汉武以及以后历代中原地区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想过许多办法,经过实践证明,修筑长城还是较好的措施。为了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保障边塞安全,汉武帝采纳张骞“断匈奴之右臂”的建议,加强防御工程修筑长城,并在长城内外侧设有“天田”。关于“天田”,根据《汉书·晁错传》苏林注:“以沙布其表,但视其迹,知匈奴来入。”就是平铺细沙,以检查越境者的足迹。守塞吏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每天平整和巡视“天田”,并将巡查情况记入“日迹簿”,上报侯官,以备核查。“日迹簿”是计算边吏劳绩的主要依据。另外,从敦煌西湖马圈湾出土的汉简证实,西汉时敦煌军事防御设施也非常完备。如《蓬火品约》即汉代边塞的烽火制度。现以一枚敦煌汉简中所记为例,即可以看出当时传递敌情的情况:
“望见虏一人以上入塞,燔一炷薪,举二烽,夜二炬。……望见虏五百人以上,若攻亭障,燔一炷薪,举三蓬,夜三炬火……昼举亭上蓬……”
长城沿线,在古代大多数是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建郡前的敦煌:“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曾被称之为“积阴之处,不毛之地。”为了发展长城沿线的生产,以解决驻军的供应问题,西汉政府沿用秦和汉初的办法,在新建立的郡县,采取屯田戍守的政策。守边的戍卒平时耕种,战时打仗。在戍守边地的同时,也参加开发和建设边地的劳动。除此以外,一些准备出击的战斗部队也参加屯田的生产劳动。如贰师将军李广利初伐大宛,失利。“天子(武帝)闻之,大怒,便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怒,因留屯敦煌。”这些戍卒和军队驻屯自给粮食,不但减轻内地转运的深重负担,而且对开发和建设敦煌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汉武帝还大量移民充实人烟稀少的敦煌,以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这种“屯田、“屯戍”、“屯垦”制度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对于发展我国北部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经济文化事业都起了积极作用。长城、烽燧,对保护“屯田”,发展“屯田”和保护这些地区的农牧生产及人民的安定生活,都起了积极作用。
另外,我国与欧洲、中亚、西亚各个国家很早就有了友好往来。汉武帝修筑敦煌长城,其另一目的就是为了保卫这条2万多里的漫长交通大道,防止匈奴的侵扰。这对当时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发展与欧亚各国的政治往来、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古时这条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而敦煌又是这条“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在这条古老的丝绸大道上,还遍布着许多艺术珍宝。敦煌石窟的壁画、彩塑、麦积山石窟的雕塑,库车、克孜尔、库木图拉等石窟的壁画,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芒,诉说着保证这条大道畅通的长城、烽燧的光辉灿烂的历史。
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坚强毅力的象征,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财富。由于长城修建历史悠久,行经的地区辽阔等特点,以长城作为历史的标尺,还可以为其他科学项目的研究提供参考。不朽的历史遗迹将永远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