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的藏族群众在跳火堆舞 (摄影:韩传号)
文县的白马藏族主要居住在铁楼乡。歌舞大多是白马藏族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中的民间舞蹈,每逢重大节会喜庆时日,许多村寨都要表演,意在驱邪除鬼,祈祷吉祥、安宁。有研究者这样说:白马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白马人的音乐、舞蹈种类很多,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到处都是他们引吭高歌、施展舞技的场所。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常生活,都离不开歌舞。家里来了客人,妇女身穿百褶裙,双手举杯翩翩起舞高唱敬酒歌,既显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又表达白马人对嘉宾贵客的深情厚谊。
火圈舞传说
关于火圈舞的来历,据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成县分会会长、陇南师专蒲向明教授介绍,相传在很久以前,白马人的先民在腊月被官兵追杀,被迫走上了迁徙之路,后被官兵围困在山岭上白马人坚守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即腊月初八,疲惫不堪的白马人在山岭上歇息,燃起熊熊篝火,以驱赶冬夜寒冷,并渐渐进入梦乡。半夜时官兵偷袭,危难时一只白色雄鸡拍翅而鸣,惊醒了梦中的白马人,躲过了这一次劫难。为纪念腊月初八摆脱大劫难,白马人便把这一天定为火圈舞的开始日,成了白马人的传统纪念日。
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的藏族群众在跳火堆舞 (摄影:韩传号)
据文县当地研究者考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频繁的征战和迁徙,使白马人时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因此刀剑不离身,以随时还击敌人。每当他们狩猎、与外村发生冲突、或去征战时,总要携带砍刀和弩箭,出发前对空鸣炮三声,全村集体口喊“噢喂”它在白马口语中称“够扎”,表示对天发誓,同仇敌忾。“噢噢噢”的呐喊,在战争中还起到壮军威的作用。《文县志》记载:“白马人性喜斗,刀剑不去身,遇急则结阵以待,喊声震山谷。”据文县当地研究者考证,白马人为消除疲劳,通宵达旦以歌舞自娱,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的火圈舞。关于白马人的火圈舞始于哪个年代,文县当地各种史料中都少有记载。但从白马人发展的历史印记中,研究者们一个最统一的发现就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演变过程和发展历史都与战争息息相关。
火与舞的完美结合
火圈舞是白马人庆贺节日最常见的舞蹈,用独特形式把迥然不同的两个自然物--“火”与“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的清晨,全村小伙都要上山打柴,柴捆背回村后摆放在大场边,供村里人在大场上跳火圈舞用。陇南白马人的火把节从腊月初八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有一个多月时间。在每天晚饭后,男女青年们敲锣打鼓,唱着凑柴歌,挨家挨户去凑柴。每到一处,主人便热情地把柴交给他们。凑的柴堆放在场中,随后点燃篝火,全村男女老少欢跳火圈舞,唱酒歌。跳舞时,大家手拉手、肩并肩,连成一个大圆圈,围着熊熊大火载歌载舞。
据陇南市文化局研究人员考证,火圈舞的唱词,也是说明其起源于战争的佐证。歌中这样唱道:“火儿不吹自己燃起来,青年不叫自己来。白马城是什么城?白马城是铁铸的城。守城就像守护家园,杀退敌人要齐心……”火圈舞中的“火”,象征“城池”、“白马山寨”,白马人通过手拉手、臂挽臂,表示护城的决心和信心。
“池哥昼”
白马人最爱跳的是火圈舞,但最热闹、最隆重的舞蹈却是逢年过节搞祭祀活动时跳的舞蹈。当地白马人称之为“池哥昼”,又叫做“鬼面子”或“跳曹盖”。跳舞的男子头戴白色圆顶、镶有荷叶边的毡帽,帽顶上插有一支或数支白色的雄鸡尾羽,反穿皮袄,足登长筒毡靴,身后系一根长长的牛尾巴,头戴着青面獠牙的各种动物的木雕彩绘面具,在大锣大鼓的伴奏下,屈腿跳步,摇肩晃膀。村民自制的三捻炮不时响起,炸得平地上冒起一股股尘土。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上,文县白马藏族表演的“池哥昼”,以其原始、独特、粗犷豪放的风格,受到观众和舞蹈专家的高度好评。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