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自方方囊自圆,小于舴艋疾于弦。
日斜风定人归后,拾起虚舟荷半肩。
(高一涵:《兰州绝句》)
羊皮木筏载西瓜,停泊河干月欲斜。
舟子移瓜真妙绝,相将惟用三指叉。
(黄国华:《咏皮筏》)
这两首诗都作于二十世纪40年代,都是描写黄河上皮筏子的:前一首写皮筏子的形制和客运,后一首写筏夫们装运西瓜的劳动场面,歌颂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兰州黄河段上皮筏子客运货运的繁忙景象。今天人们乘坐皮筏子是为了体验在黄河上漂流的惊险与快乐,然而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皮筏子却是兰州人走亲访友或贩运货物不可缺少的便捷的交通工具。因为那时候兰州陆路交通工具除了少量的汽车(大约在1946年前后兰州城区才有了由中央广场开往十里店的汽车营运线路,那是一种被外国人淘汰了的破旧卡车,乘客是站在车厢里的,汽车一开起来,冒着黑烟,油烟味混杂着车子扬起的尘土,呛得人难受,车下面还不时发出啪啪的怪叫。),也就只有木轮(或胶轮)畜力车,除非不得已,人们是不会乘坐它们的;而贯通黄河两岸的桥梁也只有中山铁桥一座。在铁桥东边远处的人们要想到河对岸的某个地方去,如果要经过铁桥,就要绕一个大圈子,那是很不方便的,因为那时兰州除了城区有砂石道路外,郊区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而即使是铁桥西边远处的人们要想到下游的某个地方去,走陆路是非常辛苦而又费时的。因此那时的人们坐着皮筏子到对岸或者到下游的某个地方去,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况且它行驶的速度快,也免除了人们陆路跋涉之苦。别看皮筏子小,可乘坐的人也有四五个,或能装载好几百斤货物。
皮筏子在兰州最早出现在何时,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晚清学者张国常在《重修皋兰县志》(以下简称《县志》)里有如下记载:
邑俗以大木联属,纵横二、三丈,呼为木筏;以牛羊浑脱为囊,其数或四或八或十馀不等,上用围,一二寸小木数根相联属者,呼为棑子,亦名皮筏。盖即“小曰桴”之意,所以别于木筏也。(卷十一:《方言》)
此《县志》完稿于十九世纪90年代,从它所述皮筏的形制来看,那时的皮筏子已经跟今天的皮筏子没有什么区别,当时制作的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由此看来,早期的皮筏子应该比这要原始,时间要早得多。
那么,黄河兰州段上的皮筏子最早出现在何时呢?有没有其他史料供我们推测呢?这里有两条旁证的史料。
其一:壬午春,余奉甘二月,(黄河)冰解……迩夏桥(指明代修的黄河镇远浮桥,位中山铁桥东)废时,渡河者皆泛牛皮鸱夷、牲口浮水而过者。水势湍激,每激下数里不止,人畜间有淹没者,以致逡巡畏渡;阻滞急递亦复不少。
((清)齐世武:《天下第一桥记》)
齐世武在康熙四十年任甘肃巡抚,壬午是康熙41年(1702年), 鸱夷,又称浑脱、革囊,是掏空了肉和骨的空壳兽皮,去掉毛后,经过油浸、鞣制后成为可以充气的皮囊,兰州人称为皮胎,如羊皮胎、牛皮胎。齐世武所说的“牛鸱夷”就是牛皮胎,给它充气后扎紧进气口可以抱着它浮水,作用相当于救生圈。从齐世武的记载来看,在公元十八世纪初,兰州城关区一带是没有皮筏子作为黄河上摆渡工具的,否则在浮桥被毁后,连那些带着紧急文书的“急递”们也只好望河兴叹了。
但是另一条史料却使我们发现,在十七世纪后期,兰州西边的达川一带已经有了用以运送作战部队的比较原始的皮筏子了:
康熙十二年二月初五日,叛贼王辅臣使伪总兵赵士昇犯兰州……城遂陷……贼断河桥以守。23日,西宁总兵王进宝率兵由间道至张家河湾,拆朱氏屋材,结革囊为筏,夜渡黄河,大破贼于新城(原作者按:王辅臣之变,兰州失陷及收复,凡六阅月。)
(《重修皋兰县志·历代兵事》) (责任编辑:鑫报)
- 上一篇:甘肃张掖恋爱婚嫁习俗
- 下一篇:“老把式”讲述消逝50多年的兰州牛皮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