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下辖县级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
牙克石(满语)意为“要塞”之意,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和交通中心,是滨洲、牙林两条铁路干线,绥满高速公路和301国道两条公路的交通枢纽。
市区凤冠高级滑雪场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雪上运动基地。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冰雪之乡”的美誉。
先秦,属东胡地。西汉初,匈奴击败东胡,建奴隶制政权,为左贤辖地。东汉,在大兴安岭北部深山密林中游猎的鲜卑拓跋部南迁大泽(今呼伦湖),此地为鲜卑部落领地。隋,属辽西室韦部落领地。
唐,归河北道室韦都督府管辖。辽,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归上京道东北路招讨辖,岭西地区由乌古敌烈统军司辖。
金,岭东归蒲与路辖,岭西归东北路招讨司辖。元,实行领户分封制,岭西为合拙·哈萨尔封地,岭东为合赤温·额勒赤封地。元至元十五年(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归岭北行省和林路辖,岭东归中书省泰宁路辖。
明,岭西归努尔干都司斡难河卫海刺儿千户辖,岭东归卓尔河卫辖。
清,岭西归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辖,岭东归布特哈总管衙门辖。雍正十年(1732年),索伦(鄂温克)等民族从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地区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左翼四旗驻牧在通俄罗斯道路边境一带,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辖地。同年,清政府加强边防统治,在齐齐哈尔至呼伦城设10台(境内设5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营运,在巴林至牙克石间建10个火车站。此后,人口渐增,聚成村落。
1912年,岭西归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辖,岭东归布西设治局辖。1920年,岭西归呼伦贝尔道尹公署辖,岭东归西布特哈总管公署辖。1929年,岭西归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辖,岭东归雅鲁县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建满洲国。东北划19省,牙克石境内大兴安岭以西地区归兴安北分省辖,岭东归兴安东分省辖。1934年,岭西归兴安北省索伦旗辖,岭东归兴安东省布特哈旗辖。
1936年,索伦旗设牙克石街。1945年10月,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牙克石街由索伦旗划出,建街公署,直属呼伦贝尔自治政府管辖。1946年8月,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牙克石街政府。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联合政府成立,岭西归呼伦贝尔盟政府,岭东归纳文慕仁盟政府。1949年4月,岭东归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布特哈旗,岭西归索伦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月,以牙克石街为基础,划出索伦旗所辖扎罗木得努图克、免渡河努图克,布特哈旗所辖博克图努图克,成立喜桂图旗人民政府,隶属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1953年4月,喜桂图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4月,喜桂图旗隶属呼伦贝尔盟。
1955年1月,喜桂图旗人民政府改称旗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旗人民委员会与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合并,称喜桂图旗大兴安岭林区人民政府。1962年8月分设,复称喜桂图旗人民委员会。
1967年12月,成立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隶属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
1969年8月,喜桂图旗随同呼伦贝盟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7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1月,撤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建喜桂图旗人民政府。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喜桂图旗人民政府,建牙克石市人民政府,1984年1月1日,正式实行市建制。
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隶属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