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大棚里照料农作物
近两年,在兰州新区着力打造现代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颐养为一体的田园综合示范园的同时,也为新区周边山子墩村、上川村的村民们趟出了一条科技兴农实业富农的新路子。兰州晚报记者周靖博文/图
1.科技兴农:规模西北第一
支农惠农,实业先行。四月的西岔镇春暖大地绿意盎然,漫步于经十五路两侧,南起纬一路,北至东一干,在9500亩平整土地上,昂然屹立着27座单体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科技双膜大棚。
站在成片的西北地区最大单体双膜大棚前,新区农投集团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雷亚东说,从2017年起,新区总估算投资近22亿元,一座座西北地区最大的科技双膜大棚拔地而起。项目主体为柔性预应力钢结构双膜温室大棚,单个大棚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大棚总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
项目组专门从全球设施农业最强的以色列引进柔性预应力钢结构双膜温室大棚技术,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先进的膜材料工艺,完美适应了新区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全国只有山东部分农业产区有类似技术,在西北地区无论从规模体量还是技术含量来说,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都是响当当的稳坐头把交椅。“种子、技术、肥料,都是统一标准,时时刻刻还有农投集团园艺师手把手指导,咱们农投草莓、农投樱桃的品质嗖嗖嗖往上涨。”村民胡远山说。
2.智慧强农:庄稼汉变身技术员
在每个大棚中,半空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空气温湿度监测传感器、光照强度监测传感器、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土壤温湿度监测传感器、土壤PH值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器等等。实时温度24.3度、空气湿度41%、二氧化碳浓度300PPM、土质酸碱度6.7……一个个实时跳动的数字在47岁的上川村村民李建芳手机里跳动,该干啥、咋调整一目了然。现代农业示范园与中国电信进行合作开发了全套物联网设备,让农户在大棚里看着显示屏精耕细作。
“刚开始别说监控器了,我们庄稼汉连手机都用不转,为了把我们培训成合格的管护员,从最简单的学起一步一步教,培训工程师没少下工夫。”据了解,每个近十亩的双膜大棚在播种季节除外日常需要两名管护人员全职管护,在入职前农业专家、技术专家、土壤改良专家依次授课,让农户们彻底打消了靠天吃饭的陈旧观念。
在科技助力和农户照料下,目前27座大棚中,两座展示温室已达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效果,年内将全部推开。2017年育苗基地试验性种植的3种温室草莓也喜获丰收。2018年计划大规模铺开。除此之外,示范园瞄准地区市场空缺,引进法兰西西梅,打破我国西北地区没有大规模温室西梅种植的市场空白,试种成功后大规模推广,强势入驻西北地区市场。
3.产业富农:延伸上下游实业奔小康
每月6号是农投大棚管护员王友兰和工友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天他们会收到农投集团往卡里打来的3100元管护工资。和王友兰一样长期管护的工友还涉及山子墩、上川等西岔园区周边农户近100户,在每年两个播种季高峰用工量达到近千人。
“家里处处要用钱,在农投大棚学技术挣工资,也不咋累就是多操操心的事。”王友兰边干活边说。
农户一方面将自家撂荒土地流转出去,将死地块变为活资产,每亩收入将近600元。同时在家门口干农活挣工资,收入算下来比以前翻了将近一番。据了解,项目建设运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二、三产业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农民1000人次,带动农民就业人数2000人。集成核心种植示范技术,形成产业化推广技术平台,推广示范3000亩,间接带动当地农户1000人。培养专业技术工人100人,解决征拆失地农民就业5000人次。
其实在王友兰眼里除了目前学技术挣工资外,老王心里还有更多的“大事业”。“今年夏天,咱们双膜大棚门口就要建生态农业体验区,游乐场、农家乐、采摘馆都一一建成,到时候城里人来咱们这休闲观光,我也在门口承包个铺子炒土鸡、烙饼子,政策又好平台又大,只要咱们踏踏实实干,日子能过不好么?”王友兰笑着说。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