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已经执行楼市限购的46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限购政策截止时间都是年底。限购调控是否继续?媒体报道,住建部日前已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于今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府需在到期之后对限购政策进行延续。住建部官员透露,近期国务院分管领导多次就房地产调控问题作出指示和批示,核心要求就是不能对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予以放松。
毫无疑问,楼市政策当下处于一个高度敏感的时期,10月份,全国70个指标城市房价环比下调,似正在证明调控的威力。央行刚刚发布的报告即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在这个当口,限购政策何去何从,堪称万众瞩目。
住建部继续限购的要求,所透露的高层坚持调控的指示,可以视为一个清晰的信号,它和11月25日新华社发表的署名文章《房地产要调控到民众满意的政治水平》一样,是这一轮调控争议中坚持调控一方所发出的最强音。
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十分有力。众所周知,当前存在希望放松调控乃至抵制调控的巨大博弈力量。一些城市此前放宽限购的试探,说明调控政策对久已安之若素的土地财政造成了影响,部分地方政府急欲摆脱。除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是杯葛调控的另一股力量,他们利用话语权和影响力,对调控政策污名化,并振振有词地断言房价下跌会影响到金融、经济甚至社会稳定。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博弈十分正常,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中国房价一路走高时,拉它下滑的力量往往十分弱小,而当房价出现相反的走势时,救市托市的力量却异常强大,这应该是对纯市场论者的一个提醒:中国的楼市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
发出这样一个信号还十分及时。就在不久前,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度被认为是给楼市注入的一剂强心针,被人担心是否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从而不利于调控。现在住建部继续限购的要求,将是对类似混乱信息的一次澄清。
自从房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大议题以来,支持政府调控就不是一个轻松而无风险的选择。在“行政干预”、“非市场经济”等指责之下,我们已经多次丧失了调控的机遇,其直接后果就是不但如权威调查所说“85%家庭买不起房”,而且使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疖子”,想挤又怕挤,乃至逐渐发展到绑架社会的严重地步。
罕有人认为包括限购等调控政策是一服最理想的良药。在正常的市场中,“政府干预越多结果越坏”几乎是一个铁律,但问题在于,中国的房地产业是纯粹由市场力量所主导吗?正因为政府的力量一开始就在这个市场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而且一时很难避免,楼市调控就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逻辑: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政府作为唯一的土地供给者,于房地产市场中获益巨大,而且目前看不到抽身而出的希望,其就应该肩负起调控的义务和责任,至少使多数国民买得起房。
房价拐点初现端倪,楼市调控更勿放松。一旦放松,恶果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不但调控前功尽弃,而且房价极有可能再次上扬,楼市泡沫则将进一步累积,更严重地拖累中国经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中就曾经预测,“如果调控放松,房价将报复性反弹。价格可能上涨20%—25%。”到那时,房地产市场的“虚火”无疑会再次掩盖中国经济所存在的系列深层问题,又一次错过壮士断腕的治疗良机。
长远观之,让市场出现更多的土地供给者、终结卖地财政、政府建设更多的廉租房,才是让房价回归理性的根本办法,但在这些公认最佳办法在可预见的时段内没法推出的前提下,限购对房价的打压效果是切实可期的,关键在于执行是否得力。从过去的调控实践看,一些地方政府的三心二意是消解调控作用的致命隐患,新的一年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当为住建部最应考量之所在。选自《南方都市报》
|